[保生大帝參拜巡禮] 第十二站 : 台南市學甲區白礁宮

[白礁宮介紹] (資料來源: 南瀛客部落格)
        原來是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下社角第一世祖李勝追隨鄭成功來台時,率同李階.李孟.李松三個兒子一齊來,為祈求平安渡海,特從家鄉~福建白礁慈濟宮~迎請三尊神像為保護神,分別由長子迎捧開基保生二大帝,次子迎捧謝府元帥(亦稱護國大元帥),三子迎捧中壇元帥(該宮稱為中壇太子),從學甲西方頭前寮溪畔登陸,旋即定居於下社角,並安座神像供同來民眾膜拜,靈驗無比。
        今學甲慈濟宮的廟地原是鹽水岸內富戶趙姓所有,地主在該地築屋,因屢次開工均失火,致未建成,乃到下社角恭請開基二大帝到場坐鎮,並許願若平安無事,順利完成建屋,願將土地奉獻給大帝蓋廟,果然如願,富戶捐地,信徒蓋草庵為廟,傳為佳言。於是保生大帝從下社角的草寮迎奉到慈濟宮現址,成為學甲13庄共同主祀的神像。
        開基二大帝迎奉新址後,仍留祀於下社角的謝府元帥和中壇元帥神像,每年選爐主輪流奉祀,並無正式建廟。至民國71年年初,下社角信徒倡議建廟,以表信仰之忱,經中壇太子以輦轎指示現址為廟址,此地也就是當初先民蓋草寮安座開基二大帝的原址。
        當年(71年)五月五日破土興建,立名<白礁宮>。復雕塑<開基新二大帝>神像乙尊,黑虎將軍乙座,於72年正月初四開光點眼。建廟工程於二月初八慶成入火,恭請開基新二大帝進宮鎮殿,謝府元帥及中壇太子亦同時進宮安座,神龕之下供奉黑虎將軍。

        十九世紀中業,滿清政府衰敗,西方列強東侵,在荷軍攻台時,嘉義<北社尾>軍夫乘機竊取大帝神像供奉於北社尾。奇怪的是神像聖座卻掉落於急水溪畔,被學甲十三庄之一的宅子港信徒拾獲保存家中。二大帝被竊取當時,下社角耆老並不知情,日後只知大帝曾被信徒請回祭拜 ,  卻未歸還,因未切實登記,故難查究。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台灣光復,大帝於某日給下社角信徒<李抄.李長記>父子同時託夢,降示希望能在年底12月初六以前回駕學甲。李長記得夢後即前往北社尾查訪,果然看到神像,於是施計接近管理人,屢次捐獻,得其信賴。在同年十二月初六10點真的得手大帝神像,迎奉返回學甲下社角李抄家宅供奉。
        多年來一直保存保生大帝聖座的宅子港那位信徒聽到大帝神像回鸞,就以八抬神輿恭請大帝聖座奉獻大帝。眾信徒當場安座,結果甚為神奇,神像與聖座非常契合,果然是同一組軟體神像,證明是原座無錯(軟體神像的神尊本身與座椅可分離,不同於一般神尊的整體造型)。
        大帝神像失竊前後共計86年(1859~1945)終於聖歸學甲,消息轟動爐下13庄眾信徒。大帝親自指示神像要暫時駐蹕於學甲西埔內的<興元宮>。<興元>兩字依台語發音有<還原(回到原來的寺廟)>之意,隱喻將來要從興元宮回到原來的慈濟宮。到了民國37年(1948年)(戊子)開基二大帝又降旨於農曆七月初六回慈濟宮,於是十三庄信眾興高采烈鑼鼓喧天,從興元宮恭迎回鸞,正符合興元(回原處)的隱喻。<白礁宮>原初建落成於民國72年農曆2月8日,後因香火日盛,原有宮殿無法容納眾多信徒香客,遂成立籌建委員會規劃,於民國82年農曆10月21日再動工擴建,民國84年五月竣工,修建後的廟貌宏偉,宮內宮外有多幅對聯,從其含意可以瞭解白礁宮與福建家鄉白礁祖廟的緊密關係。

        現在白礁宮內牆上有一匾額,匾上款書:
<下社角信徒留念,貴角信徒於民國三十七戊子年虔誠協助恭迎開基保生二大帝神像回鸞,今復承自動放棄優先迎請權以共同維護神像,爰特贈匾表揚>。

中題曰:<大道功被>。                                         
下款書:<保生大帝臺灣開基祖廟學甲慈濟宮董事長鄭帝題贈,民國六十八乙未年十一月六日吉置>。

        這個匾額題字及落款,足以證明學甲慈濟宮的開基二大帝,原來是學甲十三庄之一的<下社角白礁宮>的主祀神尊。迄今每當學甲慈濟宮的香科,保生大帝出巡時,首站必定是白礁宮,大帝蒞臨白礁宮時,必會下馬敘舊片刻,表示回家探視之意,故白礁宮一樓前建有簡易拜亭。


[白礁宮照片]







[白礁宮位置]

[廟宇資料]
    廟宇名稱:學甲白礁宮
    廟宇地址:臺南市學甲區民權路22號 @23.231271,120.183097
    參拜時間:2013/01/0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