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參拜巡禮] 第二一二站 : 嘉義縣溪口鄉保生宮

[溪口保生宮介紹] (資料來源:廟內石碑及嘉義縣志
== 廟內石碑 ==
        本廟神駕係道光年間先人自福建白礁分神渡海來台行腳,四處墾荒行至本廳,大帝廟既落腳定居為據點。初為搭蓋茅草屋以避風雨、後因大帝神威顯赫能解民之疾苦、災厄於未然、神恩廣被,而受信眾大德之事。大帝有事必禱,是以經信眾之倡議,仍改私祀為公祀。

        由於保生大帝神威顯赫,日據時期由本庄先民自保生大帝廟分神至本庄為民眾解厄消災,庄民無不受大帝之庇佑且風調雨順四時無災。此時大帝行醫濟世之靈驗便傳遍四方,同時也遍及福權、菁埔等部落,解決信眾之疾苦。

        在光復當初已有庄民提議為保生大帝建造廟宇之建議,由於光復初期因百姓困苦且力不從心,因此本項建議被暫時擱置。經過數年之後有感於保生大帝威靈已遠播,因此建廟之議再起,由信眾何溪榜發起成立保生大帝保生宮,從此保生大帝保生管理委員會,由委員會鳩資先行購買建廟用地,後因財力不足的問題而只能夠搭建鐵皮屋暫時奉祀保生大帝及眾神駕於此。為庄眾提供一處早晚可以奉香的臨時宮。後因臨時宮年久失修保生大帝信眾也大量增加,使得臨時宮的場地已不足使用,再興建新廟之可行性已然成為當時的共識。

        在數年前由當時爐主何東先生發起建造新廟之事宜,由眾信徒捐獻集資興建。且選擇八十五年歲次丙子年臘月吉時動土興建,期間費時五年完成。並選擇於民國八十九年歲次庚辰年十一月十七日良時吉日入火安座。

== 嘉義縣志 ==
        乾隆年間大陸祖先移民來臺,並請大帝於本村廟奉祀,明治三十九年(1906)臺灣大地震,本廟部分損害。至昭和二年(1927),日治時期保正劉熊,並發動募捐,後來因年久失修,民國七十三年(1984)由重建委員會籌建,至民國七十四年(1985)十月完建。


[溪口保生宮照片]










[德安宮位置]

[廟宇資料]
    廟宇名稱: 嘉義縣溪口鄉保生宮
    廟宇地址: 嘉義縣溪口鄉本厝村厝仔九之二號 @23.566615,120.403225
    參拜時間: 2015/06/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