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參拜巡禮] 第四十三站 : 台南市將軍區金興宮

[金興宮介紹] (資料來源: 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系統)
        清康熙年間,福建水師提督施琅,以平台有功,獲封靖海侯,授予勳業,約定以跑馬三日所經之地皆歸其領有;施琅由清峰闕入港,登陸山寮灣附近,以烏山頭為的,惟當時此地一片荒野,路小崎嶇,行至將軍庄,坐騎折仆,遂建將軍府於此。斯時,威略將軍吳英與施琅同籍晉江縣南關外十七、八都,施吳兩家僅一村之隔,居近族親;施琅得將軍庄勳業後,邀族親施士聰同吳英之族親吳廷谷同來拓荒,並擇將軍溪南一些小港為據地,吳姓據有港北,施姓據有港南,此兩人即是將軍庄施吳兩姓開基袓。此後吳姓子孫繁衍北埔、馬沙溝、頂下山仔腳、口寮、溪底寮等地;施姓子孫部分遷移鹿港,亦甚繁榮。施琅建立將軍府做開墾中心,兼又集中附近的平埔族在角帶圍,均改為王姓。清末時在此庄東,有吳、施、王三姓同立「將軍石」一面,碑文銘刻:「追懷豪傑人三姓,憑弔英雄酒一杯」,其所指豪傑英雄即是靖海侯施琅,與威略將軍吳英。
        金興宮為將軍庄人信仰中心,供奉主神為福建同安移民所信奉之保生大帝,亦稱大道公。舉凡在庄抑旅外鄉親,莫不同沾大帝護佑,得能安居樂業而臻興盛,金興宮現奉祀大道公神像,係由先民二房開基袓生袓吳光等(號以德)自大陸福建同安白礁迎請而來,唯確切年代
        歷史沿革已無從查考,然據此推估,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初時保生大帝神像,係由信徒輪流安奉家宅,當值爐主,每迎聖誕慶典,才由庄中信眾一齊膜拜慶祝。清光緒十二年(公元一八八六年)十月,庄民鑒於保生大帝佑民濟世,神靈顯赫,卻無固定祀奉處所,有愧恩澤,是以四角頭耆老:頂角吳興源,中角吳諒,尾角吳大,過港角吳紅等人募金壹仟伍佰元,擇現址興建,至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竣工落成,此即將軍金興宮起源。宮內至今尚有「功施普佑」之清朝古匾。及至日治昭和二年(西元一九二七年)歲次丁卯年,因長年受風雨侵襲,廟貌破損不堪,地方士紳吳以禮、吳慶林、吳玉讚、吳椅等,發起重修安奉。民國四十年(西元一九五一年)歲次辛卯年,又見垣頹瓦破,不蔽風雨,二度整修。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歲次丁已年)成立金興宮管理委員,三度大幅整修,並拓建鐘鼓樓、兩側廂房及邊門圍牆等,乃顯巍峨壯麗之廟貌。
        歲月流逝,金興宮原磚木建造廟宇,雖數度整修,惟歷經百餘年之風霜侵襲,杉木腐蝕,牆瓦破損,廟貌日漸斑剝,且難蔽風雨,信眾紛紛興起重建大廟之議;乃於民國八十五年(西元一九九六年),召開信眾大會,成立金興宮重建會;旋即共舉吳豐山為會長,吳維樵、施鐘响、吳和田、吳鴻顯為名那譽會長,選任吳幸雄為總幹事;同年秋末,通過重建會組織章程,並分設募款、營建、財務、文史、總務、監核等六大工作組;職司既定,即實地參訪他廟,議定藍圖,進行募款重建等工作。承信眾熱烈響應,無論本庄或旅外鄉親,均同心協力,慨囊捐獻;乃於民國八十六年(公元一九九七年),歲前丁丑年八月十二日,舉行動土典禮。越四載,重建完成。隨即擇吉於民國九十年(公元二○○一年)歲次辛己年十月二十二日,舉行安座大典及慶祝大會,一時萬民歡騰,漪歟盛哉!


[金興宮照片]













廟宇名稱:將軍金興宮
廟宇地址:臺南市將軍區將貴里五四之一號 @23.215355,120.137437
參拜時間:2013/02/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