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參拜巡禮] 第二十二站 : 新北市中和區溥濟宮

[溥濟宮介紹] (資料來源: 溥濟宮部落格)
        民國五十三年仲夏姜義安跟往日一樣到新店溪載砂石,當時的開採是傳統人工方式,工人正一鍬鍬,一擔擔搬運,義安兄一樣加入行列將一畚箕一畚箕的砂石引頸用力往卡車上倒時,忽覺左側不遠處溪邊金閃爍,好奇心驅使跑近一看是一神尊-大道公,小心翼翼請回家裡,父摯長輩們非常欣喜,遂請佛具店師父供奉金身,每日晨昏虔誠供上清香膜拜。某日,一位先進好友(廖來春先生)目視到大道公即刻虔誠膜拜,忽然全身顫抖起乩,謂:奉 大道公旨意,要我做乩童,轉述神旨普渡眾生。
  落籍三十年的南機場,在民國六十九年因政府為開發、整頓首善之都的院轄市-台北市,原有之雜亂、老舊的建築與都會綠地公園道路重劃,經規劃、整頓、改建,住了三十年的老舊雜亂房舍須拆除。經補助,于民國七十年遷移中和市景平路九九九巷四號之現址。
        安座三年後又指示要雕塑『西王母娘娘』二尺二寸神尊,眾人納悶,不知保生大帝如此安排是何意,經保生大帝像眾弟子解釋,保生大帝曰:弟子你不知,本宮不出三年即可安裝大尊金身。
        一年後保生大帝再下旨,要雕塑五尺六寸大神尊,三兄弟要同心,眾弟子聽了,個個嚇呆了!哪裡找那麼大的神木,於是眾人分頭去找,到苗栗出產樟樹的南庄去找,找不出頭緒,再請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稱:神木早已下山,就在青年公園,主持姜義峰聽了,馬上想到前幾天有人給他一張名片,是佛像雕刻店的,於是一群人趕到位於青年公園附近的雕刻店,雕刻店老闆說前幾天夢見在新店暗坑(安康)一家木材行,有一堆神木,放了很久,已經變黑了,要大家去找找看,大夥兒去到木材行,一眼就看到壓在木頭底下一株約三公尺的千年神木,足夠雕塑三尊金身,剛好是在同一棵樹心。

[溥濟宮照片]






[溥濟宮位置]

 
[廟宇資料]
廟宇名稱:中和溥濟宮
廟宇地址:新北市中和區景平路999巷4號 @25.006332,121.495012
參拜時間:2013/01/16

[保生大帝參拜巡禮] 第二十一站 : 新北市板橋區保安宮

[保安宮介紹]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 板橋保安宮潮和宮)
        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板橋江子翠地區颱風,引發大漢溪水災,侵襲田地一千甲。保正林溪珍於是在當地樹立了兩石碑,一曰「水官大帝神位」,一曰「水仙尊王神位」,以祈平安,鄉民皆虔誠膜拜。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又颱風,水退後,卻浮出八百甲農田。鄉民咸以為神祐,遂建小廟奉祀水官大帝,旋即增設為三官大帝。臺灣日治時期,大正十四年(1925年)建立三官大帝廟,以神能使「潮和」,定名為「潮和宮」。
        早期江子翠居民,多為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移民,素來奉祀鄉土神保生大帝,故時往大龍峒保安宮祭拜。明治三十年(1897年),鄉民自大龍峒分靈保生大帝香火,在江子翠建廟供奉,沿用「保安宮」廟名。
        1978年,民眾決定將潮和宮與保安宮合併與民眾活動中心合併,以壯神威,並利於土地之利用。一樓為江子翠活動中心,二樓為保安宮,而三樓則為潮和宮,1981年竣工,廟貌璀璨輝煌。

[保安宮照片]








[保安宮位置]


[廟宇資料]
    廟宇名稱:板橋保安宮
    廟宇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吳鳳路50巷93號 @25.030504,121.470895
    參拜時間:2013/01/16

[保生大帝參拜巡禮] 第二十站 : 新北市樹林區濟安宮

[濟安宮介紹] (資料來源: 樹林區公所)
        濟安宮位於鎮前街與保安街交會處,奉祀醫神「保生大帝」至今220年。據《濟安宮沿革記》載「本宮奉祀保生大帝,帝姓吳,名夲,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人…」原為清康熙61年(公元1722年)賴氏家族自白礁奉大帝之分靈渡海來臺,於潭底築茅屋奉祀的私有神祇。因開墾初期地區多瘴癘,大帝便顯其威靈醫治村民,並曾治好最大業戶張必榮,張氏家族遂於乾隆53年(公元1788年),捐錢建廟以報神恩,《淡水廳志》「大帝廟。在海山莊。嘉慶17年張必榮家族捐建」,創設濟安宮於潭底大同山麓,其舊址為現今潭底公園內,與潭底福德宮相距約300~500公尺,為樹林地區開墾初期居民的守護神與信仰中心。
        濟安宮駐廟於潭底共計135年之久,曾於嘉慶18年(公元1813年)、道光16年(公元1836年)、光緒19年(公元1893年)3度整修,卻仍不禁歲月摧殘日漸腐朽,時值鐵路車站設置,為方便信眾參拜,故擬擇交通便利之地遷建。大正11年(公元1922年)由王土龍及黃純青等發起扶乩卜地,由大帝選定樹林火車站東方300公尺處現址,並在大正12年(公元1923年)11月吉日築臨時廟宇奉祀。大正12年至大正16年(公元1923~1927年)由住民歷時5年籌募43,465圓購地築廟,大正16年(公元1927年)10月24日廟堂峻工,慶成建醮3天。
        歷史悠久的濟安宮擁有許多文物瑰寶,「寄附芳名金額」刻於大正11年(公元1922年)至今已有88年歷史,為廟內最古老的香油錄石碑文物。自潭底老廟遷移過來,豎立在正殿兩側的四點金柱,以及前殿、正殿以陰刻金漆題聯的柱列、左右雕龍石柱,還有左右牆面拆自潭底舊廟的交趾陶,出自名師手藝的忠孝節義人物,都是大正14年(公元1925年)文物,距今皆有85年的歷史。此外如「萬世真人」、「佑我蒼生」匾額,以及前臺東都閫府劉家輝所獻「聖蹟浩然」,由匾推測濟安宮與聖蹟亭以前可能建在一起,因遷廟分開。正殿「神恩浩蕩」匾額為昭仁2年(公元1927年)海山郡守李讚生所獻,匾上「從七位」表示他的官階,而當年的海山郡包括:三峽、鶯歌、樹林、土城、板橋、中和、永和等7個鄉鎮。


[濟安宮照片]
























[濟安宮位置]


[廟宇資料]
    廟宇名稱:樹林濟安宮
    廟宇地址: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32號 @24.993621,121.426829
    參拜時間:2013/01/16

[保生大帝參拜巡禮] 第十九站 : 臺南市仁德區仁義宮

[仁義宮介紹] (資料來源: 仁德國小網站)
        本宮主祀保生大帝,於清乾隆年間;由府城頂大道興濟宮(今成功路)分香迎回本庄供奉。嘉慶年間奉祀於清寧宮。民國67年中正路拓寬被迫拆除,保生大帝重返本庄(詳見清寧宮沿革),本庄因無廟堂祭祀,林今堆等地方有志共同倡議並擇地鳩資興建。
        自民國68年動工,歷經三年,至民國71年10月竣工慶成,廟堂坐北朝南。民國72年、73年繼續增建金爐、藻井等工程,至此廟堂宏偉壯觀,今璧輝煌。在轄境信徒不多的情況下有如此巍峨之廟貌,足見本庄之雄厚經濟。(採訪盧石松及其子盧溪鐘先生)

[仁義宮照片]






[仁義宮位置]

 
[廟宇資料]
    廟宇名稱:仁德仁義宮
    廟宇地址:臺南市仁德區中正路二段994巷43號 @22.966963,120.254266
    參拜時間:2013/01/10

[保生大帝參拜巡禮] 第十八站 : 臺南市仁德區北保仔保生宮

[北保仔保生宮介紹] (資料來源: 保生宮宮內碑記)
        相傳光緒十年 (西元一八八四年) ,福州變亂,民不聊生,人民生活三餐難繼,有位唐山人背保生大帝金身東渡台灣謀生,抵台後發覺,百姓亦苦,職業難覓,致流浪到本北保仔社,投靠陳姓宗族 (舊稱大厝內) ,當時陳姓宗族,乃係本地望族生活富裕,財產萬貫,此人即寄身陳家任長工,當時各地土匪猖獗搶劫頻傳,據說保生大帝非常靈驗,每逢土匪欲入社侵犯時,保生大帝就大發靈威向眾弟子顯靈預告使族人早為防備,終告化險為夷,絲毫未損,至該唐山人欲回大陸時感激陳家恩德,無以回報,乃將保生大帝金身相贈,以資回饋,遂而保生大帝金身,一直供奉在陳姓宗族受人參拜,因其神威顯赫,神恩廣被,信徒日眾,日據時期本庄仕紳童九先生採納眾議,將保生大帝迎入本庄神壇供本庄子民奉拜,當時日人大力掃除神祇,將本省所有神像金身全部焚毀,但保生大帝金身,經本社陳天成善士將其藏鋁桶內,日出移置蔗園,日入攜回自宅收藏穩密,頗費苦心一直到本省光復為止。金身完整,迄仍安然無恙,每逢大帝聖誕輒以卜筊擇定爐主輪值迎神回家供奉,相傳成習,自民國六十四年住本社仕紳王朝明先生發起募捐並捐獻地坪三十四坪陳進三十坪籌建本宮民國六十五年三月成立籌建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清水先生改變承購廟地曾老担先生捐地四十坪再向王朝明購買土地,今置委員王朝明、曾仁義、曾仁傑、陳天吉、劉天助、王旺德、陳竹根、陳天財、陳得全、葉忠仁、洪老得、陳老成、陳魯、陳進、葉石定、陳金德、劉博仁、陳再保、劉進發、劉建勝。

[保生宮照片]








[保生宮位置]

 
[廟宇資料]
    廟宇名稱:北保仔保生宮
    廟宇地址:臺南市仁德區新田里北保一街四十巷二號 @22.954955,120.251294
    參拜時間:2013/01/10

[保生大帝參拜巡禮] 第十七站 : 臺南市仁德區保華宮

[保華宮介紹] (資料來源: 保生大帝廟 ─ 台南西港開仙真宮部落格)
        保華宮所在的牛稠仔部落有上千戶人家,其中兩、三百戶位在仁德鄉成功村,村長顏州音說,數百年前先民自漳州來台開墾,所奉請的保生大帝神像多次顯靈,成為村民守護神,卅一年前建廟安奉。

[保華宮照片]











[保華宮位置]


[廟宇資料]
    廟宇名稱:仁德保華宮
    廟宇地址:臺南市仁德區保華路243號 @22.959053,120.227031
    參拜時間:2013/01/10